巨型白玉作品《释迦牟尼佛传》

379


一边听一边看吧


玉料是非常珍贵的材料,尤其是好的、大块的玉料。大多玉雕师拿到大块好玉料,都会优先考虑开出手镯,因为手镯的受众广、玉料的利用率高。尽管开手镯的料选取的部位是极好的,但在切片过程中有瑕疵的部位并不会被粉碎,去瑕除脏依然会剩下一些小件物品。其次,切下手镯后,手镯边料、手镯芯都可以再利用,制作成若干作品。造像则不同,尤其是喜马拉雅艺术造像,姿态较为固定,造像比例非常严格,如若是圆雕造像尚且能切割一些细碎的边角料,浮雕作品连边角料都难以取出来——本身雕刻深度就浅,还有遮挡,即使强取也不过是得到一些碎渣。然而,童永全先生不这么想。


雕刻中的《释迦牟尼传》
工作台和玉上长了绿绿的水藻


故事从这里开始。


十多年前手艺人童永全购进数吨昆仑白玉,按常理会切制数千只手镯、牌子和手把件,获利把稳收益快。或者就料雕成大山子,这是玉雕界常规治玉之技法。然而童永全别出心裁,要将这块玉切成大玉板来雕刻唐卡作品,神仙难断寸玉,这要冒多大的风险呀?知情的人都说他是疯子。就是这个疯子敢为天下先,硬切了这块玉。所幸从数千斤玉中取得两块玉板,尺寸分别是91.0cm×61.0cm×5.6cm、92.8cm×65.0cm×5.0cm。疯有疯法,继续疯下去,他带领几个涌泉玉雕师要创作玉雕唐卡。听说过没有,画一幅唐卡要多久?要在那么硬的玉石上去细致入微地雕刻唐卡,只有疯子才敢想,只有狂人才敢做。童永全有这个胆量,胆量源于他的艺术功底,艺术功底成就他的雄才大略。

五年后,他们雕成了存世第一幅玉雕唐卡《弥勒佛净土》(点击阅读《弥勒佛净土》高清图片推文),涌泉人为此欢喜若狂,八方友为此欢欣鼓舞。作品在北京展览期间,见者无不顶礼膜拜。北京有一人称军子的,他介绍给一位善士,愿意出3800万元收藏,匠人童在接电话时正与两位黄先生小酌畅谈,疯人童居然趾高气昂,含含糊糊,吞吞吐吐不愿出让。另外一原因是这件作品已经在运回成都途中,以至有失机缘,也正因如此,这件作品才得幸自藏。


白玉雕《弥勒佛净土》局部


这幅白玉浮雕《释迦牟尼佛传》是那幅《弥勒佛净土》的姊妹篇。同样由原班人马历时五年雕刻而成。前后十年那,人生有几个十年?这两幅举世无双的作品,就是在苦涩的岁月里修磨而成,不是神品也成仙,不思悔改示因缘。

 

释迦牟尼传
白玉
2021年
玉板尺寸:92.8cm×65.0cm×5.0cm
雕刻画面:90.2㎝×62.5㎝×4.0㎝
铜雕鎏金边框:140.0cm×86.0cm×12.0㎝
整体尺寸:220.0cm×220.0cm×294.0cm
(整体底座160.0cm×160.0cm)

释迦牟尼佛(公元前565年~公元前486年),本名乔达摩·悉达多。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(今尼泊尔境内)的王子,属刹帝利种姓。据考证,释迦牟尼在19岁时,有感于人世生、老、病、死等诸多苦恼,舍弃王族生活,出家修行。35岁时,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,随即在印度北部,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播自己的思想。年80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磐。


任何传奇的人都必然有传记,千年来给予人类强大精神力量的释迦牟尼也不例外。因为宗教的缘故,释迦牟尼的传记难免有很多传说和神话的色彩,但抽丝剥茧过后,在这些神话的背后隐藏着一个真实的乔达摩·悉达多,一个真真正正存在过并影响了无数人的历史人物。并且,以他为核心,崛起了喜马拉雅艺术这一璀璨夺目、丰富多彩、千年不衰的无国界的艺术帝国。这是童永全先生喜爱用这一题材的原因。


背面雕刻赵孟頫书写的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

这幅《释迦牟尼佛传》在内容上,受限于玉板天然的材质特性以及玉板的尺寸,不可能将释迦牟尼流传的数十个事迹全部展现,童永全先生根据玉板的特性保留了释迦牟尼的主要事迹,并穿插若干小故事、小场景,共计雕刻有36个场景、135尊佛,以及众多的动物花鸟,山石树木,行云流水。

在布局上,将整个作品视为一个整体,遵循上面为天、下面为地的全局观,使整个画面构成成为一体。在此基础上,结合玉料特性将不同时间的故事布局在上面,严谨整体而又时空交错,仿佛是穿越千年的古老艺术,只不过童永全先生用的是一种写实的表现手法。

在雕刻技法上,此件作品贯穿现代雕刻技法与传统玉雕技艺之圆雕、浮雕、线雕、透雕、反雕、阴雕、阳雕等技艺,充分体现了涌泉雕刻之风格。使现代美学与传统之美交相呼应,造型外观和精神内涵有机结合。形态优美传神,结构细致严谨,雕工精湛细腻,手法多变考究,带观者入仙景,诉美好而入神,是为世间难得之精品。

 

《释迦牟尼传》全图


内地造像重禅意重韵味,喜马拉雅艺术造像重度量重庄严,无论是哪种,都不是无师自通的,更不是无需练习即可雕刻出好作品。泥塑材料成本低,可重复利用,制作周期短,反复练习的机会更多。同样,木雕也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和较短的时间周期来反复练习。玉雕则不同,每一尊造像的雕刻时间都是数倍于泥塑或木雕的,玉雕的一次雕刻练习时间内,使用其他材料的雕塑(刻)师可能已经练习了数次。

涌泉制艺是如何解决玉雕师傅佛造像造诣问题的?

首先,我们有技艺高超的玉雕师傅,他们从艺时间已有20多年。只有高超的玉雕技艺,雕刻才能得心应手,有很好的想法才能够呈现出来。

其次,童永全先生拥有40余年的佛造像造诣。童永全先生从早年跟随父亲在内地寺庙造像开始,造像风格涵盖世面上已经出现过的大部分佛造像风格,具有丰富的造像经验。

涌泉制艺工作室就是一个整体,佛造像艺术造诣深厚的童永全先生是大脑,技艺高超的玉雕师傅是左右手,手脑完美配合成就了今天的涌泉制艺玉雕造像。

这件作品玉板玉质上乘,润泽内敛,质地纯净,表里如一。是无玉者世间难觅,有玉者不敢切之的稀世珍品。涌泉人成就了他,也成就了自己。


作品题字为玉错金工艺


更多图片展示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- - - 涌泉制艺 - - -




创建时间:2024-03-28 09:01
浏览量:0
首页    新闻    巨型白玉作品《释迦牟尼佛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