涌泉制艺玉雕造像(四臂观音)
四臂观音立像
2019年
和田白玉
玉高:26.5cm
总高:32.5cm
造像应该是难度较高的玉雕题材之一。小编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因素:一是玉料昂贵,二是玉雕制作周期较长。换句话说,就是玉雕造像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成长。
内地造像重禅意重韵味,藏传佛教造像重度量重庄严,无论是哪种,都不是无师自通的,更不是无需练习即可雕刻出好作品。泥塑材料成本低,可重复利用,制作周期短,反复练习的机会更多。同样,木雕也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和较短的时间周期来反复练习。玉雕则不同,每一尊造像的雕刻时间都是数倍于泥塑或木雕的,玉雕的一次雕刻练习时间内,使用其他材料的雕塑(刻)师可能已经练习了数次。玉料的天然性、珍贵性也是玉雕造像较少的原因。
玉料是非常珍贵的材料,尤其是好的、大块的玉料。大多玉雕师拿到大块好玉料,都会优先考虑开出手镯,因为手镯的受众广、玉料的利用率高。尽管开手镯的料选取的部位是极好的,但在切片过程中有瑕疵的部位并不会被粉碎,去瑕除脏依然会剩下一些小件物品。其次,切下手镯后,手镯边料、手镯芯都可以再利用,制作成若干作品。造像则不同,尤其是藏传佛教造像,姿态较为固定,造像比例异常严格。选出优秀的大块玉料后,初步定下造像的位置,并切割一些碎料下来——这是唯一一次能切下可利用小料的机会,后面的逐步雕刻、掏挖下来的都是无法再利用的玉渣了。
所以,古往今来(尤其是古代),玉雕造像尤其少,小编几乎没有听闻古代有藏传玉雕佛造像先例——也许是小编孤陋寡闻吧,大量的玉雕佛造像出现的年代都是近现代的事情。
涌泉制艺是如何解决玉雕师傅佛造像造诣问题的?
首先,我们有技艺高超的玉雕师傅,他们从艺时间已有20多年。只有高超的玉雕技艺,雕刻才能得心应手,有很好的想法才能够呈现出来。
其次,童永全先生拥有40余年的佛造像造诣。童永全先生从早年跟随父亲在内地寺庙造像开始,造像风格涵盖世面上已经出现过的大部分佛造像风格,具有丰富的造像经验。
涌泉制艺工作室就是一个整体,佛造像艺术造诣深厚的童永全先生是大脑,技艺高超的玉雕师傅是左右手,手脑完美配合成就了今天的涌泉制艺玉雕造像。
到目前为止,涌泉制艺工作的玉雕造像仅有四件:青玉《释迦牟尼佛》两件、白玉《思维观音》,以及今天推送的这件白玉《四臂观音立像》。涌泉玉雕造像每完成一件公之于世都会立刻被请藏:青玉《释迦牟尼佛》公布数分钟内就被请走,白玉《思维观音》在2018年秋拍以RMB141.45万的价格被收藏。这足以说明涌泉玉雕造像以及童永全先生佛造像的艺术魅力。
四臂观音,是观音众多形态之一,是西藏的守护神,西藏人们家家户户都会供奉四臂观音。在藏传佛教中,四臂观音是莲花部怙主,一头四臂。一面表通达法性,四臂表四无量心,身白色表自性清净无垢。头戴五叶冠表五智,五色天衣表五方佛,红色绸裙表莲花种妙观察智。耳环以下为六种庄严表六度,璎珞第一串绕颈表不动如来由禅定成就而来,第二串璎珞及胸表宝胜如来由布施成就而来,第三串璎珞及脐表不空城就如来由精进成就而来。全身花蔓庄严表万行。手印表不住涅槃,以普度众生为愿。
这件作品玉料白度较好,色泽均匀,玉质细腻,成品完美无瑕疵。成品玉高26.5厘米,为了充分利用玉料,未雕刻莲座,莲座用铜铸造鎏金工艺制作搭配,金玉良缘,这是非常传统吉祥的搭配样式。作品整体含莲座高32.5厘米。这尊《四臂观音立像》雕刻非常细腻,天衣、璎珞、佛冠、化佛等都面面俱到,精致严肃。佛相是童永全先生一贯的风格:慈祥和美,雍容大度。永乐宫廷造像审美、玉器文化、藏传佛造像,这些元素都将汉藏艺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,水乳交融,雍容而又不失秀逸,浑厚而又温文娴雅。
- - - 涌泉制艺 - - -